• 周六. 4 月 20th, 2024

发现珀斯

西澳华人生活的百科全书,微信公众号:findperth

John的留学故事:6年硕博连读,毕业出书,回国就业,留学珀斯开启精彩人生

StudyPerth

4 月 4, 2022 #西澳大学

据统计近几年,国内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考研难度不断加大,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许多同学纠结:到底是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

来自西澳大学的孙博士,将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国内本科毕业后来西澳大学深造的心得,希望对还在困扰如何选择的同学有所帮助:

孙博士
西澳大学毕业生
个人经历

2014年 – 本科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同年7月份来到西澳大学就读土木工程专业硕士(MPE);

2016年 – 登上了西澳大学Annual Report封面;

2017年3月 – 开始在西澳大学就读结构工程博士;

2020年底 – 完成了博士学位,科研方向是智能建造和智慧材料,发表了一些顶级学术期刊;

2021年2月 – 以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就职于科廷大学的澳亚联合BIM研究中心。

我出国读研的理由很简单:

拥抱无限多种的可能性,看看自己究竟可以闯得多远。

选择留学目的地珀斯

我研究生和博士都选择了西澳大学,是因为这里不仅有扎实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而且在珀斯留学,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与文化

珀斯有自己独有的地缘节奏相比于其他城市,珀斯所处的西澳保留了澳洲更多原始文化,比如充满历史感的人文古迹,原始风味的野外风景,还有淳朴友好的民风。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时自然不会过于浮躁,更能静下心来钻研学术,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生活,有时间和氛围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领略文化的多元,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朋友们交流思想。

 

另一方面西澳繁荣的矿业发展,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石油类资源和农林渔业资源等,更加适于工程类专业的留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规划清晰:研究生→博士

我在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其实就萌生了读博的想法:一是对自己的兴趣/职业的期待,二来是觉得读博是一个难得的提升期或者人生体验,可以为确定人生大方向提供更多元选择。

西澳大学博士的申请相对比较灵活,我在研究生第三个学期就已经拿到了博士的conditional offer。

在2016年硕士毕业后,我完成了一本大概20多万字的书《行走在东经116》讲述从本科到研究生6年的经历。目前已经有8000下载量(可通过该链接阅读:https://research-repository.uwa.edu.au/en/publications/walking-on-soul-3 ) 之后,我便正式展开博士科研工作。

留学体验 | 国内文化差异

我们国内的文化是习惯于同舟共济,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的优点是通过协作,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多成果。在学习氛围上,我们更习惯于团队协作分工明确,八仙过海各展所长。

国外的文化其实更多的偏向于自由独立,辩证批判的模式,所以国外的留学应验会让学生在个人层面得到一个比较好的锻炼与提升,对于技术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对于知识的理解可能是更多元,在未来更容易独当一面。

对于我个人,我会用一个辩证的眼光看待或者用好这个差别当我们是以学习和发展的目光来面对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国外的方式最大程度锻炼自己,当我们面临重大挑战而自身容错率比较低时,国内的模式则是最佳选项。


6年留学,3大人生契机

在澳洲的学习经历给了我一段精彩的人生体验,我在西澳大学这六年有三个大的收获,或者说叫契机。

第一个契机:我参加了西澳江苏联合会的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我认识了西澳华人工程师协会的会长张霆博士,当时他邀请我以最年轻的理事身份加入了协会。通过这个平台,我有机会去接触了很多华人精英——通过他们,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澳洲的社会,同时也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

第二个契机:我要感谢我的博导马国伟教授。当时我研究生毕业之后,面临选择就业、回国还是深造的问题,马老师他非常地欣赏我并愿意带我做科研。我非常感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去读博。

第三个契机:是王翔宇教授,因为博士毕业之后也是要面临去向的问题,后来认识了王教授,他在学术上、工业项目上的许多想法我都很赞同,也非常愿意帮他实现。他们对我都有一个提拔栽培的作用,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将他的事业做大做强。

基于以上的几个契机,其实我觉得一路走来,自己是非常幸运的。

 

想起母校,感慨万千

母校在各方面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令我受益匪浅。甚至到今天,我曾经受到的培训已经成为了我的课题组学生的标准教材。

西澳大学的GRS部门会提供论文学术写作的各种workshop和一对一的辅导讲解,每周一在图书馆也有免费修改批注服务。

 

我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师母王芳教授和GRS的 Joanne Edmondston博士对我无私的帮助,她们逐字逐句地教会了我论文的整体架构逻辑和字句逻辑,让我慢慢熟络科研思维,并在我以后指导学生中起到巨大作用。

同时,西澳大学还给予了我丰满的人文关怀,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协会,比如说有中国学联等。

干货分享| 对学弟学妹的4个建议

第一点,要扎实地积累。

不仅要扎实学习,尽量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扎实的积累有助于培养严谨务实的品格。

同时,在澳洲培养出一技之长,尽量考一些证(CPA诸如此类),或者说得到一个行业的认可;或者要多争取与科研相关的实习机会,在不断地积累中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更加清晰。

第二点,我们一定要摒弃学生的思维。

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家难免有以自我为中心,要超越非黑即白,情绪化、自我导向化的刻板印象,要学会融入群体去协作。

我们以后进公司进团队,绝大部分事情都是通过团队去协作完成的。

第三点,要勇于并善于抓住机遇,在关键时刻必须要挺身而出。

具体来说,就是说要立足于各方面联系的相关性,进行整体布局。举我自己例子来说,我到了工程师协会之后,因为我会摄影,张霆会长就把我推荐到亚太摄影协会深造学习,后来我与各种各样的华人社团,都是通过摄影师这个身份来接触沟通,最终熟络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

 

华人这个群体是水乳交融的,我只要突破其中一点,建立起相关性的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分析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

最后一点,我们要全面提升情商,要学会有大局观或者叫长线投资思维。

很多人眼里只有单纯的盈利亏损,但是我们需要有一种大局观。

 

如果说有个项目你觉得它很有前景,那么就算你暂时的亏损,先要做一些让步,接受暂时的亏损,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我相信会有丰厚的回报。

回国工作,为校友提供就业机会

我现在从事智慧建造专业,主要业务是3D打印智慧基础设施、工程多维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基于工程物联网的数字工地、工程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工程机械等;研究领域覆盖BIM、GIS、人工智能、自动化工程机器人、可持续发展等诸多热门领域。

去年,我们承接了一个溧阳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项目,项目期间有两位西澳大学的研究生(俞同学与丁同学)核心参与,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在尝试,也愿意吸引优秀的西澳校友,尤其是工程方向的学生来国内研究院进行科研与项目实习,研究院提供免费的四星级的自助餐饮与住宿,希望帮助校友们取得科研经验与工作经历。

“如果对我的

分享

StudyPerth

公众号:studyperth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